1,O閥芯外徑、閥體(套)孔形位公差大,有錐度,且大端朝著高壓區,或閥芯閥孔失圓,裝配時二者又不同心,存在偏心距e[(圖10-17a)],這樣壓力油P1通過上縫隙a與下縫隙b產生的壓力降曲線不重合,產生一向上的徑向不平衡力(合力),使閥芯更加大偏心上移。 上移后,上縫隙a更縮小,下縫隙6更增大,向上的徑向不平衡力更增大,最后將閥芯頂死在閥體孔上。
2,閥芯與閥孔因加工和裝配誤差,閥心在閥孔內傾斜成一定角度,壓力油P,經上下縫隙后,上縫院值不斷增大,下縫隙值不斷減少,其壓力降曲線也不同,壓力差值產生偏心力和一個使閥芯閥體孔的軸線互中正行的力矩,使閥心在扎內更傾科,最后閥芯卡死在閥孔內[圖10-17B)
圖10-17 各種情況下的徑向不平衡力
3閥芯上因碰傷有局部凸起或毛刺,產生一個使凸起部分壓向閥套的力矩[圖10-17c)],將閥芯卡在閥孔內。
4 為減少徑向不平衡力,往往在閥芯上加工若干條環形均壓槽。若加工時環形槽與閥芯外圓不同心,經熱處理后再磨加工后,使環形均壓槽深淺不一[參閱圖5-136b)],產生徑向不平衡力而卡死閥芯。
5 污染顆粒進入閥芯與閥孔配合間隙,使閥芯在閥孔內偏心放置,形成圖10-17b)所示狀況,產生徑向不平衡力導致液壓卡緊。
6 閥芯與閥孔配合間隙大,閥芯與閥孔臺肩尖邊與沉角槽的銳邊毛刺清倒的程度不一樣,引起閥芯與閥孔軸線不同心,產生液壓卡緊。
7其它原因產生的卡閥現象:
(1)閥芯與閥體孔配合間隙過小;
(2)污垢顆粒楔入間隙;
(3)裝配扭斜別勁,閥體孔閥芯變形彎曲;
(4)溫度變化引起閥孔變形;
(5)各種安裝緊固螺釘壓得太緊,導致閥體變形;
(6)困油產生的卡閥現象。